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Key Laboratory of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fo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Key Laboratory of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fo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LabCCA) is sponsored and governed by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relying on Chinese Academy of Natural Resources Economic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Institute of Geographic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LabCCA has been focusing on the study of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committing on solving the nexus between resource exploi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t various levels, and dedicating in providing full decision-support for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stablishing to be one of the superior think tanks, by through shouldering the National Strategies, frontie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demands, and land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practices.

All the opinions expressed her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only, not necessary in representing the Ministry or the relying units. You are always welcome to contact us at the address below.


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以服务于国家战略、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需求、自然资源管理实践为使命,聚焦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着力破解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复杂关系,致力于自然资源统一登记、核算、资产管理及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用途管制,空间规划与治理,能源矿产资源战略与规划等生态文明制度研究,努力打造成领域内优秀重点实验室及高端智库。
重点实验室网站文章中发表的观点仅为作者个人所见,不足以代表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或自然资源部。
欢迎您访问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并随时联系。

重点实验室深入学习三中全会《决定》之四: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把脉新型城镇化建设
作者:重点实验室    发表时间:2013-12-13   审核: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一直集中精力,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国土资源管理重大事项及实验室研究建设方向,精心组织学习与实践调研。三中全会召开后,更是利用各种场合,组织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交流与沟通会,结合研究项目,认真领会相关精神,并自觉加以贯彻。这是重点实验室集体学习的初步认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我国的城镇化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又处在城镇化水平过半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突显,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或者超过极限,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把脉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城镇化建设要突出资源环境约束指标和承载能力指标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探索在城镇化建设规划与考核中强化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和承载能力指标,规范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和技术,逐步提高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城镇化质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逐步建立类型精简、功能明晰、相互衔接、统一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在城乡规划中的统筹与控制,促进国土空间有序高效开发和自然资源节约集约。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全过程,应该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改变居民消费方式相结合,树立生态文 明理念和原则,坚持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城镇化建设中必须保证多功能化的生态用地合理比例,建设生态型城市。

二、建立城镇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评价长效机制,发挥其预警功能

新型城镇化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城乡一体化发展。针对不同的功能分区和承载对象,采用不同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评价长效机制,对于城镇化进程中引发的资源环境保障问题,根据保障程度大小和差异化原则,随时调整国家及各地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模式,因势利导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建立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监管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先征后补、财政补贴、电价优惠、降低环保标准等进行招商引资,带来产业转移的早熟,加剧了产能过剩,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新型城镇化要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城镇化进行成本核算、效益产出评价。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规划,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来进行产业规划与布局。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有丰富的资源,一直实施的是以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发展战略,伴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可能遭到更大的破坏最终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建立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监管机制,科学评价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坚持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方针,从实际情况出发,以科学规划为引领,选择节水、节能、降耗的适用先进技术提升产业结构和规模。落实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责任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和跟踪制度,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四、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基础数据库支撑城镇化发展

利用先进工具和技术实现承载力监测的数据处理、分析和展示功能。充分利用监测档案和数据,进一步研究资源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作用的内部规律,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的协调管理,探索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质量的路径与制度体系,为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指导。

贾立斌执笔,袁国华等参与讨论修改。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友情链接----
    • 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 地址:北京市259信箱,101149

    • 电话:010-61595824,传真:010-61592117

    • Key Laboratory of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fo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 PO BOX 259,BEIJING 101149,CHINA

    • Tel:+86-10-61595824         Fax:010-61592117

邮箱 / mail box

Labcc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