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Key Laboratory of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fo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Key Laboratory of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fo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LabCCA) is sponsored and governed by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relying on Chinese Academy of Natural Resources Economic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Institute of Geographic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LabCCA has been focusing on the study of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committing on solving the nexus between resource exploi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t various levels, and dedicating in providing full decision-support for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stablishing to be one of the superior think tanks, by through shouldering the National Strategies, frontie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demands, and land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practices.

All the opinions expressed her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only, not necessary in representing the Ministry or the relying units. You are always welcome to contact us at the address below.


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以服务于国家战略、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需求、自然资源管理实践为使命,聚焦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着力破解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复杂关系,致力于自然资源统一登记、核算、资产管理及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用途管制,空间规划与治理,能源矿产资源战略与规划等生态文明制度研究,努力打造成领域内优秀重点实验室及高端智库。
重点实验室网站文章中发表的观点仅为作者个人所见,不足以代表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或自然资源部。
欢迎您访问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并随时联系。

重点实验室调研组赴贵州省开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调研
作者:苏子龙    发表时间:2018-08-02   审核: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全面了解自然资源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问题,更好地为部相关决策服务。2018年7月23日—29日,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袁国华带队赴贵州省,就自然资源促乡村振兴开展调研,了解贵州省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关情况。

调研组听取了相关部门的介绍,并对娘娘山景区、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等乡村旅游项目进行了实地入户考察。

 

调研组实地走访塘约村了解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六盘水市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根据旅游资源大普查结果,六盘水市拥有旅游资源单体2282个。同时,作为“三变”改革发源地,六盘水市近年来构建了村集体、农民、经营主体“三位一体”“产业联体”“股份连心”的经营新体系,激活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并将其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取得重大成效。截止2017年底,六盘水市累计打造精品客栈74家、星级农家乐112家、甲级乡村旅游村寨4家,直接带动26833人脱贫。

 

调研组与塘约村负责人员讨论交流发展经验

六盘水市充分利用“三变”模式,结合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整合多方资金政策,推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振兴。以水城县野玉海景区为例,作为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100个旅游景区项目,包括野鸡坪高原户外运动基地、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和海坪彝族特色旅游度假小镇组成。其中,海坪彝族特色旅游度假小镇采用“搬迁一个寨子、打造一个景区、脱贫一批群众”的思路,将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的贫困群众集中搬迁到彝族特色旅游度假小镇中,一方面通过加强搬迁农户技能培训,实现“扶智”扶贫,另一方面,加强搬迁点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并通过增减挂钩、低效用地再开发等途径解决项目用地问题,成功打造了异地扶贫搬迁“海坪模式”。同时,引进公司进入移民搬迁点内,采取在景区内合作经营特色实体店的形式,负责对搬迁户入股的房屋进行经营管理,所得收益按股比进行分红,并要求每家引进的公司至少解决两户贫困户参与就业。

 

调研组观看塘约道理视频

由勺米镇搬迁至海坪彝族特色旅游度假小镇的张兴荣向调研组表示,新家家具电器水电齐全,他将第三层入股旅游公司用于经营民俗,每个床位每月可得到160元分红,爱人目前在景区就业,每月有不低于1500元的工资收入,家里的耕地、林地也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每年数千元收益,全家的收入和居住条件较搬迁前有了大幅提高。目前,搬迁点已有60户搬迁户以部分房屋面积入股参与不同形式经营,2017年分红7万余元,户均分红达到1200余元。

调研组走访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与易地扶贫搬迁居民交流

袁国华研究员在调研中指出,“三变”模式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能够在乡村旅游开发、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但当前乡村旅游开发仍面临诸如基本农田限制、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缺乏用地支持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将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而日渐凸显,需要进一步探索更灵活的土地政策予以解决。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调控处叶玉国处长、罗康松,重点实验室贾立斌、郝庆、席皛、苏子龙、傅连珍参与此次调研。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友情链接----
    • 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 地址:北京市259信箱,101149

    • 电话:010-61595824,传真:010-61592117

    • Key Laboratory of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fo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 PO BOX 259,BEIJING 101149,CHINA

    • Tel:+86-10-61595824         Fax:010-61592117

邮箱 / mail box

Labcca@126.com